中國時報【本報訊】

把時間留給自己作者╱劉秀枝出版社╱寶瓶文化

行醫34年,劉秀枝醫師選擇在59歲時離開診愛惟美療現場。年紀大了,她珍惜人生愈來愈少的時光,要把時間留給自己。10多年來,她從未受限於「老人」的刻板印象,快樂地實踐「退而不休」:

?上寫作班、學樂器,面對因年齡增長可能隨之而來的失智,多動腦和學新知是預防失智、延緩病情惡化最好的方法。

?參加健行、四處旅遊,儘管曾患乳癌、動過頸椎手術,但她一直保持適度地動,因為年老不等於衰老。

?離開了診間,但她未放棄專業,因為醫療經驗的傳承、醫病關係的改善,愛惟美正需要這個年紀的大智慧。

劉秀枝醫師親身示範了只要正面看待老年,接納變化、保持學習、多活多動,並享受當下,就是自在過好熟齡生活的不二法門!

■論語不一樣:

需要正能量的時代,

正好讀孔子

作者╱王溢嘉

出版社╱有鹿文化

學醫出身、著迷精神分析等西方科學的王溢嘉,平反了年少時曾對孔子、《論語》的誤解,打破認為其過時、天真、不切實際的誤讀,以當今成為主流的「正向心理學」(positive psychology)的角度,重新閱讀、理解與闡述《論語》。

他嘗試透過《論語》以勾勒孔子的人生哲學、他對生命意義、人生追尋的看法與做法──「快樂」──孔子選擇了快樂,了解到讓自己快樂、別人快樂、大家都快樂,就是生命最淺顯也最深奧、最庸俗也最高貴的意義。

《論語》做為傳統經典,並沒有什麼過於深奧的哲理,它的精髓是提供我們在這個塵世安身立命的原則、做人做事的道理,以及探究生命的價值:能夠判斷、取捨的智慧,加深了生命的意義,也成為面對世界最強壯、豐饒的時代力量。

■潘金蓮的餃子

作者╱李舒

出版愛惟美社╱聯經

作家李舒從「飲食」切入,以傳說中《金瓶梅》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和書中人物西門慶、潘金蓮、吳月娘、李瓶兒、李嬌兒、龐春梅、孟玉樓等為核心,季節遞嬗為引線,詳細研究與他們有關的美食,揭開中國傳統特色美食的歷史、文化底蘊,再現晚明官場黑暗、官商勾結、悲涼百姓的繽紛生活實況。

飲食是打開《金瓶梅》世界的鑰匙。玉液珍饈,浮世男女,全新方式寫盡《金瓶梅》的吃與「癡」,用感性的文字展閱中國市井文化的長卷。一部《金瓶梅》,有人見世俗,有人見人情,有人見風土,有人見情色。但對於好美食的人來說,《金瓶梅》裡的吃喝最迷人。

準備好了嗎?讓我們一起和西門慶吃頓飯,品嘗潘金蓮的餃子吧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劉佳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